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学管理 > 正文

普布次仁校长再次为我校首届博士研究生举办讲座

时间:2014-11-19 作者: 编辑: 点击:

 

20141117日下午,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普布次仁教授在我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为首届博士研究生讲授了主题“中国共产党的治藏方略研究”的第二次讲座。普布次仁教授的两次讲学,用宏观叙事结合微观分析的方法,从理论到实践、历史到现实、国际到国内、中央到西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内容体系,体现了普布次仁教授对我校博士生的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的教学探索和卓有成效的实践。我校首届博士生和相关专业硕士生以及我校教师共计32人参加本次讲座。

普布次仁教授围绕党的治藏方略的历史轨迹;党的治藏方略的内涵及其基本特点;党的治藏方略的理论意义分三部分进行了讲解。

未进主题之前,普布次仁教授以引言的形式对西藏历史特点和一些重要概念进行了唯物主义的分析,把西藏千百年历史发展进程概括为“两个高潮”和“两个四百年”,后者的总体特征概括为分裂割据和停滞不前;对颇有争议的“西藏问题”、“治藏”和“方略”等概念进行了全方位的诠释。同时,他对“自古论”,“版图论”等理论观点进行了辨析。

在讲授党的治藏方略的历史轨迹过程时,普布次仁教授把西藏和平解放60多年来的社会变迁概括为“上下两篇”、“四个时期”、“两个跨越”。“两篇”是指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道路;“四个时期”是指和平解放、民主改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两个跨越”是指社会制度的历史性跨越和社会发展的伟大跨越。普布次仁教授把整个这一系列惊天动的事件放置在历史发展的蓝图中,对始于签订《十七条协议》,中间经过了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最终形成推进跨越式发展和实现长治久安的治藏方略历史轨迹进行了梳理。同时,总结了每个时期西藏经济社各方面会发展取得的成绩。

普布次仁教在讲到中国共产党的治藏方略的内涵及其基本特点时,首先对中国共产党的治藏方略这一术语进行了解释,结合各历届党中央对治藏的实践,从八个方面来总结治藏方略的内涵及其特点:第一,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的战略地位。各届中央领导的战略思想定位中,表现出西藏对我国国际地位、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共同富裕等方面的意义。第二,从西藏实际出发,制定各个时期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此中,稳定和发展是西藏工作指导思想的基本落脚点。第三,推进跨越式发展、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各界领导集体的政治智慧的基础上,胡锦涛同志首次提出了西藏的发展道路的概念。第四,坚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全面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培养了一大批西藏民族干部队伍。第五,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努力实现西藏社会的基本稳定。在此过程中,认清主要矛盾,国际反华势力利用我国民族内部矛盾制造动乱。第六,坚持中央关心西藏、全国支援西藏,为西藏的繁荣进步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第七,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弘扬和繁荣西藏优秀文化。第八,坚持生态保护作为西藏生态文明的基础,建设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工程。最后,普布次仁教授指出此八点的内涵极其丰富而博大精深,是一脉相承的统一整体。

普布次仁教授在讲到中国共产党治藏方略的重大意义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概括。认为中国共产党治藏方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处理事关西藏发展和稳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乃至处理中国民族问题的远见卓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光辉典范。具体为,第一,党在西藏工作的科学决策回答了事关西藏发展和稳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治藏方略体现了党处理民族问题的远见卓识和高超智慧。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治藏方略体现了我们队西藏工作规律的科学把握。

最后,他说:“古人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意归根结底是实践的问题,希望大家,特别是博士同志们一定要勤于读书,勤于思考,勤于动手,努力争取在各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首届博士和来旁听的老师以及研究生们深深感受到了普布次仁教授的殷切希望。同时,感谢普布次仁教授为他们再做了一次如此精彩讲座。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上一篇: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选办法